常见问题解答
有疑问吗?我们有答案!浏览我们的常见问题解答,轻松找到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您需要支持、指导,还是快速的答疑,我们都能帮您搞定。
  • Q
    您能提供一个产品入库后异常检测自动联锁控制的示例吗?
    A
    支持三种方式:
      1. 输入时报警(设备报警,向操作员发送信息)
      2. 应用联锁——仅在检验或返工后允许输入
      3. 自动登记返工、报废或检验
    输入状态由以下方式决定:
      1. 开始/结束扫描(需要两个扫描仪)
      2. 基于时间:例如,若13:00输入,设置3小时,则16:00前发生异常触发联锁
        (时间可根据设备或产品型号调整)
  • Q
    设备接口产生的数据过载是如何处理的?
    A
    UDMTEK通过多种策略应对设备接口可能产生的数据过载问题:
      A. 选择性(精简)数据采集:在成千上万个参数中(例如1700个),仅传输约100个关键参数至数据库,其余参数存储在文件中,需时可手动查询。
      B. 横向可扩展存储:引入基于横向扩展和并行处理的数据存储架构,高效管理大量数据。
      C. 自适应数据采集周期:根据设备特性和各自节拍时间定制采集间隔,优化系统性能。
  • Q
    数据采集系统是如何配置的?数据丢失如何监控?
    A
    - UDMTEK 提供多种可配置的 DAS 方案,以满足可靠性和预算需求。选项 CE 包含免费集中监控功能。
      A. 标准 PC:低可靠性,低成本。
      B. 工业 PC:中等可靠性和成本。
      C. 冗余工业 PC:高可靠性,支持双机配置。
      D. 瘦客户端/服务器多点 EDGE:高成本,中等可靠性,管理更方便。
      E. 双瘦客户端/服务器 EDGE:最高可靠性和管理便利性。
    - 监控功能(适用于 C 和 E 方案)
      · DAS 状态的集中仪表盘监控。
      · 实时数据丢失率跟踪。
      · 远程重置无响应的 DAS 单元。
      · 异常情况自动向管理员发送警报信息。
  • Q
    UDMTEK 与传统的FDC(故障检测与分类)或预防性维护系统有何不同?
    A
    与主要依赖传感器数据和阈值的传统FDC(故障检测与分类)或预防性维护系统不同,UDMTEK平台同时分析实时传感器信号和实际PLC控制逻辑。这使得平台不仅能检测故障,还能在控制层面识别根本原因

    通过对历史控制数据应用基于AI的趋势和模式分析,UDMTEK可以:
      - 检测控制序列中的异常时序或行为,
      - 精确定位负责的I/O点或逻辑片段,
      - 追踪问题至物理组件(如阀门或传感器),
      - 并指导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护,防止故障发生。

    这种基于逻辑层面的洞察,使平台具备更高的准确性、稳健性和可靠性——通过结合传感器信号与深度控制特征模式,提供可解释的诊断结果。
  • Q
    UDMTEK平台中如何应用人工智能(AI)?
    A
    UDMTEK平台中的人工智能(AI)通过趋势分析和模式分析进行应用。

    趋势分析利用AI学习控制信号的正常时序模式,并在故障发生前检测微妙的变化。模式分析则从重复的控制周期构建主模式,识别逻辑流程或序列中的偏差。

    通过结合控制逻辑与数字、模拟及图像数据,AI模型能够早期检测异常并提供可解释的基于周期的洞察,支持预测性维护和精准诊断

    AI模型(例如CNN自编码器)在主模式周期上训练,用以检测异常信号流和统计传感器异常。数字、模拟与视觉数据的整合确保了异常检测的稳健性及结果的可解释性。
  • Q
    AI模型的初始训练周期是多长?
    A
    要激活解决方案的AI功能,需要进行初始数据训练。我们建议至少收集1000个操作周期的数据。假设每个周期约为60秒,则对应大约16小时的数据采集。不过,所需的操作周期数量可能因应用场景和制造工艺的具体特性而有所不同。
  • Q
    系统能否在不更改或中断现有PLC或设备的情况下部署?
    A
    是的。UDMTEK平台通过OPC UA、Modbus、TCP/IP等标准工业协议,与包括三菱、西门子、罗克韦尔等在内的现有PLC实现无缝集成。无需更换或修改现有硬件,实现无中断安装、快速部署,并提供生产线上的高性价比集成解决方案。
  • Q
    UDMTEK平台的数据采集速度是多少?能够处理多少数据量?
    A
    数据采集速度会因网络配置而异,例如连接到PLC的设备数量及是否使用集线器。设备同时请求数据或对PLC CPU施加控制负载越多,数据采集速度可能越低。评估实际性能的最可靠方法是在真实运行环境中进行验证。

    UDMTEK平台支持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优化的高速数据采集,采集间隔可达到毫秒级,最快可达10–50毫秒,具体取决于设备规格和网络带宽。

    关于扩展性和数据容量:
    - 设计支持每个工厂数万个标签,包括数字I/O、模拟信号、图像流和日志数据,标签数量没有根本限制
      · 系统采用分布式边缘计算和并行数据处理架构,确保高速且不中断的性能,无瓶颈。
      · 特别是在使用配备专用通信接口卡的CC-Link IE Field或CC-Link IE Control时,数据采集与PLC CPU负载解耦。该架构允许即使在CPU高负载或大数据量情况下,也能以最快5毫秒间隔可靠采集数据。

    数据分为两类:
      · 实时流数据:用于监控仪表盘、FDC、告警和快速响应操作。
      · 历史批量数据:用于趋势分析、追溯、审计和长期工艺改进。

    平台还提供灵活的数据保留和归档策略,可根据每个项目的运营需求和合规要求进行定制。
  • Q
    单个Edge PC能采集的I/O点数量有限制吗?一个Edge PC能支持多少台PLC?
    A
    单个Edge PC能处理的I/O点数量和PLC数量主要取决于每个PLC的I/O负载和实时数据需求。

    一般建议:
      - 一个Edge PC推荐最多处理约10,000个I/O点。
      - 通常建议每个Edge PC连接一台PLC,以确保高速性能,尤其当每台PLC控制约3,000个I/O点(包括位和字标签)时。
      - 若PLC的I/O点较少(例如低于1,000点),单个Edge PC可连接多台PLC,通常最多支持3–4台PLC,具体取决于扫描速率、协议和网络延迟。

    但最优配置会根据现场情况有所不同,例如:
      - PLC品牌及通信方式(如Ethernet/IP与串口)
      - 网络带宽与稳定性
      - 所需采集间隔(如10毫秒与100毫秒)
      - PLC的控制负载及是否运行其他并发服务

    因此,强烈建议进行现场评估,以验证数据量、时序和网络特性,从而制定最合适的Edge PC部署策略。
  • Q
    运行UDMTEK平台需要哪些类型的PLC数据?
    A
    UDMTEK平台主要使用从PLC采集的实时信号日志(位级开关量数据)和选定的字数据。为了实现控制逻辑分析和模式识别等高级功能,需通过系统配置界面提取并上传PLC程序。

    提取方法会因PLC厂商和型号略有不同,但上传过程简单且有详细指导。

    除PLC数据外,平台还可整合传感器数据和基于NVR的视频流等外部输入。这些多源数据集增强了系统构建主模式及支持更深入诊断的能力。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灵通区长龙大路256巷91号Ace广桥塔2座1405~1408室
  • 美国分公司 : 12871 Research Blvd Ste 200, Austin TX, 78750
  • 电话 : +82-1661-1888
  • 销售团队 : +82-31-8014-2770
  • 传真 : +82-31-601-6166

版权© 2025 UDMTEK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联系我们
联系帮助团队
订阅我们的通讯
TOP